新课标视域下南音校本课程建设有效路径探究 
洪晓霞
浏览次数:3次 下载次数:3次
摘要:
南音作为闽南“非遗”文化的代表性乐种,自1991年起进入中小学,迄今已30余年。在新课标倡导的教育理念引领下,其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当下传统音乐学者关注的关键议题。本文围绕晋江市池店镇溜滨中心小学(2025年9月更名为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)南音社团的教学进行展开,从教学理念革新、南音校本课程有效性路径建构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,为小学南音社团教学建构路径提供新参照。
主管:荆门日报社
主办:荆门日报社、荆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
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002-7661
国内统一刊号:CN 42-1078/G4
南音作为闽南“非遗”文化的代表性乐种,自1991年起进入中小学,迄今已30余年。在新课标倡导的教育理念引领下,其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当下传统音乐学者关注的关键议题。本文围绕晋江市池店镇溜滨中心小学(2025年9月更名为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)南音社团的教学进行展开,从教学理念革新、南音校本课程有效性路径建构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,为小学南音社团教学建构路径提供新参照。
Copyright © 2023 www.duxiesuan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地址:湖北省荆门市天鹅路65号 电话:0724-2345835 鄂ICP备2023030584号